坚持原则 ——《杀手没有假期》观后感

我一直认为,能够称得上艺术品的,其受众群体必定是小部分人。而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肯定是通俗的东西。

《杀手没有假期》我分了两次才看完,显然这不是我的风格。原因是本来赏片被当作是家庭娱乐项目进行,但由于有人认为影片过于乏味而仅持续了30分钟,只得将后半部分在第二天早上独自完成。

尽管有很多人都会在看了30分钟后离开,但不可否认,在我看完全片后,我认定他是部精彩的影片。果不其然,在imdb上,该片的评分是8.0,在电影史上排名191位。与其相当的有获得4项奥斯卡大奖的《百万美元宝贝》、赢得三座小金人的《碟影重重2》、2009年获得2项奥斯卡提名的《摔跤手》。

半途而废的人不可能看出影片的好处。可以理解的是很多人把看电影当成一种纯粹的娱乐,这也是现在娱乐电影大行其道的缘故。类似于《杀手没有假期》,以及上面提到的《摔跤手》这样的电影,没有火爆的场面、没有炫目的特级,与娱乐精神大大地相悖,显然不是属于大众的片子。但他们通常都有非常精彩的故事,暗藏着深刻的哲理,折射出现实,让人看完后觉得充实而理性。我通常希望能从电影中收获更多,在思想层面获得充实,而不仅仅把2个小时的时间停留在消遣上。因此,我也愿意小小简单的评论下看过的片子,沉淀下精神食量。

言归正传。《杀手没有假期》是一部十分流畅的电影,尽管看起来有些场景和有些对白显得冗余,但其实都是必不可少的铺垫,缺掉一部分,情节可能就要不完整。这是一个好故事(获得了多项最佳编剧的提名),引人入胜。

本片的英文名叫《in bruges》,直译过来为《在布鲁日》。不得不说,目前通用的译名《杀手没有假期》先入为主的给了观众一些导向。电影95%以上的场景拍摄于比利时的中世纪古城布鲁日(其实有很多建筑是在上个世纪仿造重建的),可说电影就只有一个大场景。古典欧洲的建筑和文化是高雅的、有内涵的,这与年轻的杀手主人公ray毫不相容。在ray的情感了,毒品、女人、酒吧才是很ok的东西,他是一个没有沉淀的、很庸俗的小人物,难怪他去当了杀手。影片从头到尾都展现了这强烈的对比。

电影评论本身是件各抒己见的事情。一部电影拍出来肯定不是只给一个人看的。既然有不止一个人看,那就会有不止一种的感受。再小众的电影,都不是只期待在仅仅一个方面引起观众的共鸣。即使是一个人,也会有几个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于我而言,最大的感触来自于主人公们的坚持原则。

影片中多处,主人公ray都提到了“I make my money by killing people”。他是个以杀人谋生的人,他是个职业杀手。我们一般都会认为,杀手冷血无情,杀人不眨眼。但影片中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答案,出现的3个杀手,都绝非滥杀无辜之人。他们坚持他们的职业准则——钱换人命,绝不滥杀。杀人原本就是一种罪过,对其而言,不能错上加错。当ray误杀了一个小男孩后,他完全无法释怀。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罪不容诛的错误,他极力得相要解脱,但无能为力,最后选择了自杀来救赎(尽管是不成功的)。

而在他的老板和伙伴看来,这同样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是必须要接受惩罚的。这一点,他们3个人都心知肚明。来到布鲁日,肯定不是他们的假期(从这点看中文片名翻译的还不错),而会另有故事。老板要ken杀了ray,来坚持原则,但慈父般的ken,心情矛盾,最后没有能够下手。老板harry于是亲自出马,要把原则坚持到底——误杀要偿命。

最后,harry完成了他的使命,坚持了原则,不过戏剧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解决:射穿ray的子弹又误杀了一个无辜之人(尽管他是个侏儒不是孩子),这不得不让harry做出继续坚持原则的决定——饮弹自尽。

对于似乎没有坚持原则的ken来说,故事从另外的角度给了他救赎的机会:当他深受重伤,要从钟楼跳下自尽前,他将口袋里的硬币扔下钟楼驱散路人,以不至于误伤他人。

三个杀手,尽管以杀人为职业,但有一条金不换的原则就是——绝不滥杀无辜。尽管他们是社会底层、甚至拿不上台面的小人物,但他们的原则坚持的很好。同样的事情,还反映在了hotel的孕妇老板娘,钟楼的售票员这两个龙套小人物身上。他们同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人,也都在坚持着这个领域的原则。5元的门票,给4块9就是不让进;钟楼关门,给100也别想进;“在我的hotel里,要闹事就先把我杀了”。一个不怕挨打,一个在手枪面前毫无惧色。

影片的评级折射出另外一个特点。据说在这部107分钟的电影里,“fuck”这个单词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词语被提到过126次,也就是平均每分钟就有人说到1.18次,一个相当“肮脏”的局面。“fuck”是三俗的完美代言,庸俗的人才会经常把fuck挂在嘴边。反差由此产生,就是这些个每分钟就要庸俗一次的低劣之人,尽然会如此的坚持原则,甚至把职业原则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而联想现实中,这怎是我们身边一些道貌岸然的人所能企及。到底是谁才更加“光明磊落”呢?

“布鲁日”在佛兰德语中有“桥”的意思,由流经布鲁日市内的莱伊河上的一座古罗马桥梁而得名。《in bruges 》或许也可译《桥》。坚持原则就是桥,链接着那些我们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