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瞄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学科专业、编制、岗位、进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

首先,在国家放权后,学校要用好自主权。国家层面解放思想,简政放权,目的是要发挥学校的活力,让学校更好的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意见》所涉及几个方面的原有制度,都是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校自主权发挥,阻碍学校发展的枷锁,现在可以说解开了,特别是在学科专业、编制、进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等这几个方面,高校关心,提了多年。“冒进”的高校在《意见》出台前或就迈出了改革的脚步,如今来了新政,证明那些思想解放得早的高校“迈步”的正确。“后进”的高校得尽快解放思想,用好自主权,把松绑了的绳子从身上取下。

1

其次,高校在获得了自主权后,更考验的是高校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低下基础上的“放管服”将是对高校发展的进一步伤害。在明确简政放权举措的同时,高校特别需要修炼内功,提升管理能力,在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管理手段上都需要发展进步,适应当前甚至未来的发展需要。高校特别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学术治理,强化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加强协调与指导,营造良好改革环境。

再次,高校落实“放管服”,应着力在创新和改革。就高校的事情而言,调动教师、管理人员队伍的积极性对于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尤为重要。进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等人事制度是“龙头”,也是落实本次“放管服”政策的重点。相应领域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工具创新、手段创新,建立在抛开旧有思想和模式的约束基础上,是能否接住高校“放管服”精神的“垫子”。从管理上讲,一般旧对新的阻挠总是存在的,且还是有力的,这就是改革的难处之一。所以,自上而下,统一方向与目标十分重要。“放管服”本身就是自国家到部委再到高校的层层改革,层层落实,需要的也是层层的思想解放与思想创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