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

文:邹轶君

今天微信里有个帖子,说汪涵删掉了很多好友的微信,代表着一个群体在追求减法生活。我觉得这样做是很好的,但却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大概有两类人可以吧,一是像汪涵这样,自身有较高知名度,财务自由,生活无忧,通常别人找他,而他不用找别人的人,二是偏好孤独,可以接受无社交的生活方式,有能力或者可以接受“独立”生活的人。人之所以是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性,这是连部分种类的动物也具备的特征。所以根本上我们不能完全独立,但考虑到目前社会生活的现状,在生活中做些减法,简单些,集中些,当真必要。生活过的越来越复杂,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这是器质性问题,而人类又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工具、技能,让我们可以尽量消化掉“复杂”。于是,就更复杂了。我有一天手机忘记带出门,结果那天确实感觉十分不一样,很轻松。

在新疆那十几天,包括以前去西北辽阔之地,最感舒服的是在荒辽之地的时刻,无论是沙漠还是草原,哪怕只是一瞬间的万籁俱寂,我都觉得那是值得追求的最高级的享受。正是平时耳边“声音”太多,才会有如此的需求和感受。即使是在最稀松平常的日子里,也会想要有些沉寂的时光。在静下来的时候,更能有思考的状态。有人说,孤独寂寞,甚至有些悲凉的状态更容易激发出内心的澎湃。那些天生享受独处的人,便是有一种卓越的能力。

timg

我找了一个优美的朗读版本,在独处的时光中听了几天,听完了沁人心肺的语言。《瓦尔登湖》从词句上说,清晰脱俗,闪烁着雨露光芒。看了些对此书的评论,如同针对一个网红店,有褒有贬。褒的人中不乏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贬的人中不缺搞不清状况,因看不懂而随意批评的。就把此书先看成是篇普通的散文来说,语言简练有力,朴实自然,绝对可算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状态下写出这样的作品呢?

作者梭罗,因为《瓦尔登湖》而闻名世界,但他是个“过世后”名人,活着的时候并不那么出名。死后很久,因为一些大咖对他作品,特别是《瓦尔登湖》的推崇,使得他有了世界性的声誉,成为少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作家。他活了45岁,活着的时候据说他没有从事过什么职业,日子过的特别简单,没有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从来不去教堂,从来不选举,拒绝向政府纳税,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看起来就是个孤僻、离世的人。但他也有政治观点,比如反对过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过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还不能算一个逃避现实的人,相似于我们熟悉的陶渊明。他十六岁即进入哈佛大学就学,是个基本素质较强的人。他与思想家爱默生关系密切,一样是个“自然学派”人。

28岁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两个月,《瓦尔登湖》是他这两年多时间林中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悟,内容涉及了饮食文化、住房建筑、生态环境、学校教育、农贸渔猎等。很典型的属于从平常中找生活的真谛的写法,感悟均来自普通生活。许多哲理,确实都可以从普通的生活中归纳,这一点我挺认同。我也偶尔有想短暂“隐世”的想法,好有环境背手踱步,静心思考。很多人读不了这种书,觉得《瓦尔登湖》太寂寞了,我想是因为他们无法脱离开聒噪的生活状态,自己太浓烈了,太丰富了,更主要的不敢“简单”。对的,大多数人客观上都不敢这样,但内心却也有所向往。所以《瓦尔登湖》给能理解它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去欣赏梭罗的生活状态。可能不用特别在意作者具体在写什么,因为那都是日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梭罗那种具备了隐世的愿望,又有归纳哲理的能力,还敢于付诸于实践。在他的情绪中,可能对物质生活无大求,而享受于他自己的寂寞精神世界。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学不来这种生活方式的。但有两点我觉得可以从《瓦尔登湖》获得,一是神往恬静自然,并在隔一段时间后抛开世事去“寂寞”几日,二是记录好普通生活,并从中凝练出生活哲理、处事哲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