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文:邹轶君
在家的时光难得,可以集中时间做些平时难有时间做的事情。看书是一种,看书后认真整理笔记信息是另一种。
最近看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是《中国美术史》,李霖灿写的。李霖灿后来去了台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任上退休,他应当可以算作大家的吧。我还请人写了一幅他在书中提到的“人生滋味倒餐蔗,学问功夫上水船”的对联。
多了解些中国的文化是很好的,美术自然属于其中。作者系统的介绍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并通过对每个有代表性的载体的讲解,让我这个门外之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美术的灿烂和辉煌。
书中介绍了中国历来的多种美术形态,其中在书画上的篇幅最多。而在书画艺术中,又用特别大的篇幅介绍了山水画。我想,相比花鸟、仕女、肖像等而言,中国的山水画灵山静水香岸泊舟,意境深远,也更多的体现出中国人的哲学。
作者分4大部分介绍,代表了黄金、白银、青铜、白铁四个阶段,解读了从五代开始到明清的画家与他们的画作。我一一做了记录,边欣赏。一天时间,算吃了顿饱饭。
作者介绍的不少作品都收藏在台北故宫,那就很遗憾看起来没那么方便。介绍的部分在北京故宫的作品,我登陆故宫的网站,发现其制作的“名画记”相当了不起,能够真正近距离,放大无数倍的欣赏传世名画。所说中国画写意更多些,大局和构图更胜些,但在放大镜下的那些作品,真的令人感慨画匠的水平之高,妙到巅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