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周玖之贰零

文:邹轶君

本周关键词:破解“唯论文”;专利保护创新;停学不听课;北京最肥胖;小说中医

破解“唯论文”

近期科技部发布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意在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为了解业务以便更好的做好工作,认真学习后记录如下。

文件明确导向,指挥棒指好方向。文件提示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目标应当更远大些,品质更高些。论文不再那么重要,从各类评价体系中退出,或者说是弱化其地位,尽量弱化。同时,对不同类型的事项、活动,分类给与了指导原则,有些有较为明确的方向。无论是研究方向、项目性质、单位性质、评奖都做了分类。不过,论文和方向(比如国家使命)中间实际还有很多环节和内容并没有提,大家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实施,还是未知数。

道理上讲,该写的论文还是得写,因为一方面论文本就是成果,还有些论文是为了后面更深远的成果。写多了也没用了,尽量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基础学科方面肯定还是要写论文,但应当求质量不求数量,相对来讲对基础学科的影响会大些。不少之前写文章有优势的科研人员在新的指挥棒下会比较吃亏,得求新的生路。学校的学术委员得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要确定期刊目录、评审论文、审核论文发表等等,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同行评议本就是科研的原则之一,即在论文方面起作用,在其他成果的评价上也应起到正确的作用。整个国家的期刊管理体系将有大变革,行业洗牌,很多期刊将没有市场。但因为牵扯市场利益,所以也会是件很难的事情。

根据分类,看出也不支持作为基础研究机构的高校去做企业等技术研发机构等做的申请,因为绩效评价指标是不同的。文件特别提了发表论文的必要性,基于内控角度,意味着所有的论文发表应当都要先经过审核。论文的报销规则和策略要有所调整,至少需要分经费类、分金额控制。从内控目标以及双一流绩效评价的目标,应当尽快考虑在双一流、科研、财务协商的基础上,将论文的发表申请、登记、报销协同起来。此外,论文作为成果的一部分,应当尽快考虑与专利、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等一起做全过程的管理。

专利保护创新

近日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发布《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意在全面提升高校专利质量,强化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和管理,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后记录如下。

专利工作要回归初心,要保护创新创造,纠正之前积累起来的不正确导向。教育部的新文件在专利方面有了新的指挥棒,目标导向的意思很明确,最终是要体现价值,强调转化的。高校需要先确定是否申请专利,无论选哪个,应当先明确学校和发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这方面,我认为总的原则是高校本级不能吃亏,一定需要保障利益。和论文一样,能否、是否形成专利,应该贯穿科学研究全过程,学校必须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主导和控制作用,以便接住指挥棒,把握好整体方向。和论文一样,不要再追求数量,要追求的是质量以及未来最终的转化结果,所以简单的落脚在专利或论文本身的奖励在这次改革中都被禁止了。文件提出了申请前评估,有些学校已经有可借鉴的好做法,不是假把式。尤其当考虑产权分配、后续转化,以及收益管理的问题上,提前评估是及其重要的。专利所有权是谁的,谁就成为了转化的主导者。

默认的所有权当然是学校的,所以假如学校做不好相应的管理就是不恰当的。无论从学校的收益,甚至从整个社会收益的角度。以促进专利质量提升为目标的话,专利所有权改革探索是说的过去的,释放一些所有权,以达到经济激励的效果,可能可以调动发明人的主观能动,至少目前的社会环境是这样。关于提到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基金,假设就是常规模式的话,其实就是学校安排个专项经费预算。既然谈到“基金”,那学校就应当谋求“收益”,就应当有绩效目标。知识产权最终就是为了转化,只要转化就会有经济利益。文件提到转化化机构和人才队伍,显然应当在后续的管理和决策中更多减少利益相关的干扰,更多的增加专业化程度。高校是基础研究机构,参与市场的能力无法和一线市场主体相比,这受制于机制而短时间改变不了,因此,高校在整个成果转化中如何定位并发挥作用是需要思考的,简单冲进市场肯定也不对。

北京最肥胖

身边的人10个里有5个说要减肥,女的10个里10个都说在减肥。不管他们是真的在减肥还是说说而已,不管在用什么方式减肥,总之很多人认识到该减肥了,因为真的是肥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自1975年以来,全球人口的肥胖流行率增长了约3倍。2016年,全世界超19亿成人(18岁及以上)超重,其中约6.5亿人身体肥胖。

中国的情况是,肥胖人数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胖子最多的国家。《柳叶刀》2019年的一篇文章提到中国的平均肥胖率已经超过了12%,中国最肥的地方在北京,达到25.9%,全国首胖。也就是说,4个人里就有一个肥胖。相比下,南方人肥胖率低些,特别广西、海南肥胖率极低。

可能几个原因,1是气候,南方的气候导致代谢加快,2是饮食结构,北方人相对吃的太咸,油太多,主食太多,3是南方人动的相对多。北京的朋友们,要重视起来了,吃的清淡些、改吃吃杂粮、少喝点油,少喝点酒,练肌肉提高基础代谢,多运动增强代谢能力。至于吃肉,我觉得不用避讳,包括肥肉也是。从平衡的角度讲,吃五花肉肯定比吃纯瘦肉强。最近孩子在家学习,天天光吃喝不锻炼,我的相当担心。放出门那天大概率就成胖子了。说了也不停,管也管不了。

停学不停课

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学校均延期开学,校外培训机构也停止线下培训。但学习没有按下暂停键,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鼓励中小学生以各种方式居家学习,在线学习成了刚需。线上课程成为疫情期间学习的刚需。2月12日,教育部又通知要防止各地各校不顾条件组织教师录课,增加教师不必要的负担,要利用国家、地方、学校现有的优质网课资源开展线上教学。这跟早已经做好准备的在线教育公司们又一个良机。猿辅导、学而思等摩拳擦掌。“停课不停学”带火了多个线上教育app,在热门下载软件榜单中,迅速涌入数十家在线教育App,他们在二级市场的表现这段时间也算是抢眼的。不过么,学生们和家长们对现在学习的效果并不太满意,看来在线教育路还长。

说说我们大孩子的情况。她的朝阳实验小学非常好,用自己的平台,上自己的课。老师和同学们在开学前都已经录制好了大微课和小微课,排好了每天的课表,班里的同学在微信群互动上课的情况和完成的作业与记录。观察发现,孩子们都很有才,纷纷展示自己。

在开学之前,那时候对疫情和后续的情况还不清楚,我给她在猿辅导上报了一周课。说实话,一天要给我发20多条巨长的关于学习安排、内容的消息,此外,我还接受一周枪林弹雨般的推销,这两点我无法接受。这种学习是师生的关系,家长不应过多参与,效果好自然会继续,营销过了头。“编程猫”倒是一直在上没听过,这家校友企业还是很不错,没有推销,不过上课时间段少了很多,应该是受到疫情影响了。

也是在假期里,让她在中国大学mooc上选了两个课,中央民族大学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和暨南大学的《中医与诊断》,这两门课需要延续比较长的时间,有时候我也听听。

孩子大了不好管,她喜欢轻松,也没有那么自律,居家的环境还是让她感觉是在假期中。所以我打算让她自己找点课上上,推进就很艰难。连哄带骗,连骂带打的让她在“少年得到”app上买了4、5个课程轻松的学习。我们商量了这些课,包括了42个方法写出好作文、思维导图高效学习法、精讲庄子、历史故事成语课、不可不知的50位艺术大师,还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少年经济学、读后感写作通关、中国地理必修课、人人都该懂的乐理知识、刘慈欣科幻小说精讲、奇妙动画实验课这几个打算等到现在这些上完号再替补上去。

我其实更喜欢让她多实践,但居家的环境没有办法。她妈妈有不少化妆品,就让她实践下在“闲鱼”上卖东西(邹佳言在喜马拉雅的音频分享)。给她定了目标,确定10%的提成奖励机制。在指导下,她自己整理商品信息货单,包括介绍、编号、图片、保质期、定价,然后上货,分给增加曝光率,擦亮商品(有些我都不懂),与买家沟通。到目前为止,遇到过骗子,遇到过坏人,成交了5单,卖出了大概3000元,提成300元。她本来打算用这些钱换喝奶茶,我告诉她应该用这些钱去买少年得到的课,她出一半,我出一半,于是就这么成交了。现在上的“在线课”也算是自己谋来的。

小说中医

小说有两个主人公,一个知无不言、知识渊博的老中医专家张大夫,一个聪明伶俐、敏而好学的学徒青禾。人物特征算鲜明,师傅带徒弟,一个愿意教,一个特别愿意学,一个有经验,一个有天赋,配合默契。假如真是好老师和好学生的关系,就特别理想,知识与文化就能传承。中医的这种师承关系,可与音乐和烹饪有一比,整体规则和感觉差不多,蕴含精神在其中,而作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理的代表,又充满辩证逻辑。这样教出来的学生绝不像生产线上的标准产品,因为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施教不同,每个学生的悟性大相径庭。其实,我们的文化一直就主张培养独特的个体。

通过比较方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医的妙,书中很多情节里都涉及到中西医两个体系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引导读者从较高层次俯瞰两大医学体系,开阔视野,使读者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角度,更为深刻理解中医学的文化底蕴,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中医学的特色。说白了,是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只无形的手对中医临床的统摄指导作用。

过去几十年,中医被贬得一塌糊涂。差不多中医就快被团灭掉了。有个姓臧的北京老中医说,中医是个沉稳的大人,而西医好比一个十五六岁的大孩子,有大孩子脾气,硬着脖子不听话,总觉得自己了不起,自己最伟大,觉得大人过时了,干不了什么事了。那是他还没长大,他再过上几十年,就都懂了。从清末开始,因为清王朝的封闭落后,国家衰败。西方的观念进入,民众在看到先进的同时,把几千年优秀的文化和清王朝这一朝的落后画上了等号,一股脑的都丢弃了。这一丢就丢了上百年,现在捡都捡不起来。很可惜如今除了中医在运用传统概念外,其他行业以至于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都基本脱离了传统思维方式。中医已经成为了思维方式的孤岛,被现代思维的汪洋大海所包围,可是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黄老之道是多么好,多么有力量。好在如今,我们所要坚持的“四个自信”里就有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人在把中国传统文化摆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