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轶君
在教育的自省中,我越发发现,韵韵就只是个刚过10岁的小朋友。基于对她的高期望,过去我对她存在一些过高的要求。实践屡次证明,超越她年龄的过高要求和交流,她很难理解与执行。于是往往有些不幸福的情感表达。所以,在主导思想和主要理念不变的基础上,我需要适时调整下家庭教育的思路。居家学习的这段时间,在增强幸福感和成就感方面,我做了些尝试,虽然偶有不和谐场景出现,但感觉仍值得记录与分享。
首先是,课程表。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课表,一眼看上去就是充实的一天。所以在明确需要居家学习的一刻,我就告诉邹佳言要制定这个期间的课程表,以帮助她不“虚度光阴”,每天过得有意义。一天的日程大致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每日的锻炼与阅读、学校的课程,在剩下的时间里再安排课外兴趣课、编程、英语等课程,还留有画画、手工的档期,当然还要有些吃吃喝喝休闲的时光。每天照着日程行事,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和规则感。日程的制作,多年前就开始教,所以还算比较顺利。

其次是,兴趣课。居家学期期间,老师们给孩子们录制了精致的V课,最开始我们以此为主来制定日程。上了两天后我们发现,上完学校安排的课程不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所以便做了一些调整,把兴趣课这部分做了很大充实。兴趣能带来幸福,过往一些勉强的安排,做是做了但感觉不到她是幸福的。依她的兴趣,我和韵韵商量了三个方向,文史、艺术和中医,随后我推荐了她三个平台,中国大学mooc、少年得到、喜马拉雅。我让她从三个平台上挑选大概20门课程,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如喜好、课时长、避免重复等排好序,随后我们一起商定把这些课放进了大概2个月的日程中。
再次是,挣课费。兴趣课中有不少是收费的,所以我告诉她得想想怎么让钱花的有价值,以及钱从哪里来。妈妈加入进来,贡献出她的一批不用的化妆品。我们商定,韵韵用我的账号在“闲鱼”上售卖这些闲置化妆品,销售收入的10%作为她的销售提成,这些钱她可以支配,但主要用来买课程。她很爽快的放弃喝奶茶的需求,愿意全部用来买课程,所以我也很爽快答应她可以1比1配套给她支持。大概一个月时间的销售额是4000元,她感觉有成就感。这过程中她了解了如何在网络平台上操作,收集商品信息,以及一些销售的基本规则。此外,也接触到了社会的黑暗面:有人要对她实施网络诈骗。我随时监督,所以坏人并没有得逞,但她确实也学了一课。
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首先是在时间和安排上形成了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孩子能在框架上砌砖建墙,并因时而化,酌情调整内容,通过实践了解了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并从中挣到了一些收益,把收益用于购买课程,又有了新的知识收获。对于这一小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围绕着幸福感和成就感,因势利导,小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