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创新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双股剑:干部是持剑者

文:邹轶君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党中央做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是高校的大事,需要用心做。围绕这个根本任务,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是要事,需要用力做。建设与发展需要通过“改革”与“创新”两股力道来实现。

在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高校大多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面临着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高校党委科学、系统、精准的谋划下,“改革”与“创新”需要坚定的中坚力量,迎战不断的梗阻和冲击。

一、改革与创新显逊色

1、改革艰难前行

过去,教育体制是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教育改革也跟进。但与经济领域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教育领域很有限,而即使在教育领域,高校的改革创新力度远远逊于其他的。这种有限和逊色既有宏观设计上的,也有高校微观治理上的原因。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我国高校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征程。但几年下来,从广泛的角度看,双一流建设的效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呢?从改革和创新的程度折射,从社会群体的反应审视,尽管是在往前走,但效果确实并不理想。

总的说来,高校的改革一直在艰难中前行。高校大多都是开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大船。越大的船,改变姿态越困难,无论这种驱动力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身处其中,有时更看不清这艰难的源头,宏观批评微观,微观埋怨宏观。高校是个大系统,但放到全国政治经济领域,不过也是个小系统。改革终归是自上而下的,但自下而上的创新作为与改革同宗同源的武器,也是微观主体必不可少的。2018年开始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这是个财务会计领域的垂直改革,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将会计制度调整。尽管高校有大量各级财政拨款收入,但以发展的角度看,高校实际更具有市场经济主体的特征,参与市场的程度越来越高,而且高校的规模通常又都较大,发生大量的经济活动。政府会计制度更偏重于预算会计、预算报告的特点,使得高校的会计功能发挥作用受到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并非没有自主权,但又鉴于机制体制、治理能力、尾大不掉,高校驱动不足,也很难自我革命,结果就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高校显得不伦不类了。

2、创新步履维艰

高校是谈创新的地方。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要聚焦基础研究,为社会的创新筑基。但高校的创新做的好吗?实际情况是很多方面没有创新,不少创新并不新。高校的创新与同行业的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都有些相形见绌。正因为教育是个地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所以我们应当用更高的标准看待高校。高校的一些改革与中小学相比有些不小反差。近几年,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耳闻目睹,小学的集团化、社会化进程很快,教学改革“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小学的选修课比大学的还丰富,小学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思考以及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上更充分。过去社会上曾评价大学教学的局面是呈现中学化,相比之下,中学的教育改革日益活跃,其课堂氛围也是活跃异常,如今大学甚至可能是不如中学的。

大学每年都提创新,每年也花很多钱“搞创新”,是否真的新,局外人看的更清,我也听到过为了“创新”两个字而创新的评论。最起码一点,中小学都是先汇聚力量,共同激发每个人的创新。而大学有“历史”、有“传统”,都习惯于从分散的点各自迸发。考虑到高校的体量,从管理上先求集中是有难度,且需要技巧的,特别处于创新配合改革的过程中,这又与稳定发展状态有区别,有必要在治理中先有集中化的规则,而不是自始至终都各干各的。

3、历史包袱沉重

改革是对现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所以往往会有既得利益者的抵抗。千百年来,一贯如此。而且呈现出历史越长久包袱越重,存续时间越长既得利益约顽固的组织状况。高校历史往往长久,沉淀下来的既得利益也多,所以相比一些新的组织,高校的改革要难好几倍。即使高校比高校,新兴的高校推行改革也容易不少,便于实施新政,容易统一思想和行动,利益调整很快能到位,从而稳定住结构,异军突起。

改革到了深水区。能改的,好改的大概都改掉了,剩下的都是不好啃的硬骨头。那就不啃了么?从现状看就是如此,嘴巴碰碰就当啃了,或者索性就放一边。历史包袱有点沉重,有时候历史是好药,有时候也是毒药,不愿触碰,不敢触碰并不少见。特别在高校里普遍存在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和做事的人,根深蒂固,明显已与当前的发展规律和现状格格不入,但仍旧是旧人旧思办旧事,或者新人旧思办旧事,“新人”变“旧人”,显而易见的存在改革阻力。每年9月迎接新生是场“仪式”,技术的进步使得如今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很“新潮”的,但这种改变是由思想意识驱动以技术来实现,还是技术倒逼行动而意识还停留在20年前呢?看看迎新现场便知道。或许单靠改革很难撼动,或许自下而上的创新和自上而下改革并举才有出路。

二、改革与创新是双股剑

1、自上而下要改革

改革不搞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表明,必须始终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矛盾。高校“双一流”之路上的困难与矛盾,不靠全面的、深化的改革大概不好破解。

改革表面不行。要是说高校没改革是假话,轰轰烈烈的,大张旗鼓的,全面细致的,稳步推进的,各种都有。提到这些在是内容上、方式上有不同。区别形成于高校不同的基础与所处环境。搞改革,有成效就是好的。但在高校也有个普遍情况,虽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搞改革,但在聚焦具体事项、具体环节的改革中也还是存在表面化、形式化,不敢撼动“根基”,不愿触及“利益”,不想陷入“麻烦”。2016年中央鼓励推行“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给科研人员松绑。各高校很快都拿出了自己的制度、方案。4年多了,哪个高校大概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改革实践。这对于高校而言是个再小不过的改革点,没有那么大的利益纠葛,没有那么多的历史牵挂,但改革还是表面了。

改革局促不行。翻看历史,改革的错题本也算密密麻麻,这都是可以借鉴的经验。蜻蜓点水式的改革,春风拂面式的改革,点到为止的改革对于目前“深水区”的状态不会太有效果。改革是个系统性的工程,而中国人就是普遍缺少系统思维。在改革系统里,会有些人质疑改革的初衷,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而选择性的执行,导致改革的片面与局促。改革的指令就是来是上层,这合乎逻辑。作为改革的参与者,我们要相信动议经过倾听基层声音,经过广泛调研,经过深入讨论,不必在落实推进改革意图前便质疑。有人给了方向,那是很美好的事情,因为定方向才是最困难的部分。科技成果的改革,不应只是因为转化率低,而改革成果转化的规则,更源头的绩效考核导向,成果评价体系其实更应该被改掉,转化率更大的可能是所谓的成果并非成果,所谓的成果也并非为了转化为市场的急需。

2、自下而上要创新

创新不做不行。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出路,创新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驱动力。这说的创新是治理上、管理上的创新,是与改革配套的创新。有些所谓的创新之事,凭借经验能够完全预见结果,这样的创新可能不那么新。当勇气不足时,0.1%的风险都是不能接受的,那就需要100%的可见结果。完全没风险,完全可预测,这种情形下的创新或者不能叫创新。换个角度,墨守成规或许才是更大的风险。

创新不新不行。背靠“双一流”谈创新,可有新创新并不新,而不新的创新又何谈创新。创新不能是闭门自娱,或是只与自己之过去“抗衡较量”。在为“创新”成绩沾沾自喜时,另一条跑道的伙伴早已新出了一截,新上了天。具备一个更远更广的视野,对于创新十分重要,否则如何衡量“新”便成了问题,自娱自乐倒成了标准。

创新观望不行。等待与观望,不是滞后被动,就是错失良机。所谓创新,除了形式、内容上的新,也讲究一个先机,毕竟在一个格局下的主体不止某一个高校。针对某个领域的创新谁先进行,便有了先入优势,便可主动实施一系列领先者战略。所谓创新,不是等到想吃饭的时才种水稻,而应多未雨绸缪。在一个合作办学中,如果对方十分清楚我们只有他一个备选合作对象,那即将开始的谈判将十分被动,假若创造出新的合作机会、合作事项,有更多的备选对象,那谈判桌上的“筹码箱”、“工具箱”自是大号的。

三、干部是持剑者

1、干部承上启下

习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中层干部这个称呼显性其位置,上面是学校的领导集体,下面是基层革命同志,在高校的改革与创新历程中,以及现有的科层体系中,中层干部是重要的枢纽,承上启下,因而特别需要改革与创新的意识,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勇气和担当。

改革创新是通往长久繁荣的必由之路。改革与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双一流”之锁的钥匙,要把改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路线和蓝图绘制后便有了方向,思想统一上战场,干部右手是改革的雄剑,刚猛些;左手是创新的雌剑,柔和些。双股剑,共指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中层是一个角色,也是一个通道。双剑合璧,既坚定方向,又带领队伍。改革艰难,创新崎岖,但唯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推动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2、干部以德为先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习总书记多次谈了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这个尺子用来量很多事物,包括好干部,是个先决条件,没有不行的条件。不少无德之人,有的无才,有的有才,有的大才,可怕程度逐次递增。要说能力强的,天赋异禀的当真是大有人在的,如其无德,岂不对社会对世界更加危险。可德离不开价值观,价值观又是本性难移的描写对象。立德得早,在舞勺、舞象之年,早早有了好德行,日后才好谈君子之道。

改革与创新是长期之事,不是权宜之计。在高校当中层干部,当的是一贯的持剑改革创新者,德不离身,方能保持方向正确,双股剑才能挥的好。缺少了才是挥不动剑,缺少了德就可能是挥错了对象与方向。

3、干部知行合一

2014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知是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世间事物之理,行是道德的实践行动。所谓知行合一出自一种原始的状态,越返朴归真,越能做到知行合一。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这是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我们把认识看作是“知是知非”的“良知”,而“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因此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高校的中层干部要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改革很难,创新不易,双一流建设任重道远,如果处于关键位置的中层干部缺少良知,又不敢不愿实践,知和行又背道而驰,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实属难事。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高校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的驱动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