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高校过紧日子的三个建议

文:邹轶君

克强总理在2020年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各级政府要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带头,中央本级负增长,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其中隐含的一个意思是就是要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办事。尽管教育是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但鉴于今年形势,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应当会减少,中央高校原来相对多的财政拨款也会减少,同时其他收入来源也受到市场影响而减少,今年必然过日子要紧了。

中央在前一段提过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意思是要集中。而高校在经济活动上的一个典型特点却是“散”。开展经费活动分散,支付的对象分散,支付的主体分散,资金安排分散。这个“散”放在今年的形势下,效率不会高,效果也难好。举能举之力,聚能聚之资才是应对之道,在这个基础上,对高校过紧日子提三个建议。当前的环境肯定是挑战,但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机遇。

1、避免先分钱再办事。高校在经济运转中通常会先“分钱”,再做事,切分资金先于需求确立。本身对于高校而言,资金的来源就较为分散,不同来源的经费到达高校后,实质上的“学校”属性并不强,却更多体现在部门属性和项目属性。在“因为事要人干,所以钱必须先分下去”的逻辑下,资金首先被分个细碎。一旦事项捆绑细碎资金成为前提后,业务实施、采购、支付必定就是细碎的。比如,要建100门高新课,每门预算10万元,总预算1000万。这既顺应教育的规律,也符合要求,更是高校应该做的。但后面可能就会因为“散”而出现问题,一是,先在某财政专项经费中分给某部门1000万元,锁定了这1000万资金的用途,但实际上,资金应该是有灵活度的,专项经费应该只是财务部门的一个选项而已;二是,往下继续拆细给100个老师每人10万块钱,还必须见到真金白银,完成了100个主体的锁定;三是,老师们花钱基本是自由的,没有对供货商的约束;四是,因为用了专项经费,有执行率要求,所以得天天催着花钱;五是,花钱的效果很难保证,质量品控效益与钱实际是脱节的。事是事,钱应该就是钱。钱应汇聚在学校的资金池内,由财务部门调配。

2、充分发挥计划功能。接着上面,办成一件事当然有很多影响因素。围绕钱和事,更为合理方式应当能体现出学校层面的整体计划性。一是,先明确需求,清楚要做什么,干成什么,大概要花多少钱,钱花到哪里去,然后完成必要的立项决策程序。这样的事情,要让归口部门干,决策完就形成一个项目库。比如以信息化建设为例,学校每年都会有宏观目标和方向,也许决策要安排8000万元做40件事情,每件事情可能还得再细分,由不同的部门实施。这时已经有个40个项目库,进一步还有会更细的设备、软件、服务的需求清单,包含时间节点,以备实施。二是,应由财务部门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实施的部门完全不需要知道钱从哪里来,只需要提需求,被告知需求,然后实施。归口管理部门可与财务部门对接钱的来源,掌握不同来源资金的使用要求。财务部门应当当仁不让的参与“计划”中,包括需求的确定和资金的分配。资金的使用绩效,实质上是考验财务部门的角色作用和专业能力。

3、集中统筹采购环节。在各事项的实施中,采购是个大有可为的治理环节。高校的采购动作,因为资金的分散而分散,因为项目的分散而分散。高校的经济活动虽然复杂,但很少有全面的供应商管理,资金支付对象成千上万,资金使用缺少集约优势。除根据限额标准把握采购形式的准确,其他在采购时间、内容的主动集中统筹很少有高校做到非常到位。但是在采购上的集中统筹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上大有潜力可挖。还拿上面的高新课举例,100个老师可能会找80个公司制作可能,每个课程平均5万元,要花400万,可能要签100份合同,付100次钱,付给80个公司。如果归口部门统筹需求,集中采购入围几个制作公司,或许可以把每门课程的制作费压缩到3万元,总共只需要300万元,少支出几百万。老师们只需要向公司提需求,归口部门统一结算,只需要按合同付几次钱。既能保证品质,又能节约一半的钱,都是实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