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天下》读后感

邹轶君

皇帝是最爽的人,但好像也是最不幸的人。

中国历史上有408个正紧的皇帝,加上还有些其他政权也能算作皇帝的,一共600多。他们的平均寿命远低于社会平均,他们中的“精神病”患者比例很高,一半以上的皇帝都是非正常死亡。表面风光的皇帝,其内在可能都是很痛苦的。

一切的根源似乎都来自皇帝绝对、彻底、至高无上的权力。相比而言,都是皇帝,但西方的皇帝就差的远了。西方的皇帝可能连中国一个二品官员的排场都不及。因为西方的皇帝之上,还有三个东西比他厉害,或者他管不了,一是教皇,二是法律,三是贵族。而中国的皇帝的头上除了虚无的天,就什么都没有了,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在脚下。

这代表着几千年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大小范围都是如此。如果说皇帝对应的一个国家的范围,那在更小的以及更更小的范围里,实在是都有着适应这个范围的“皇帝”,同样的位高权重,同样的权力无边。所以这本书选皇帝作为切入点,是很不错的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视角。

作者选了几个心理有大问题的皇帝,光绪、嘉庆、崇祯、洪武、王莽、洪秀全、隋炀帝,这几位按现在的标准来看都得去看心理医生。在他们那个年代或许也有心理医生,但就他们所处的地位,谁又敢对说一不二的皇帝直言其有病呢?这本书读起来是有意思的,有点野史的视角,故事的风格。因为作者不是个传统的历史学家,所以也没有一般历史书的套路。不刻板,读起来津津有味,可算是有生命力的表现方式。比如其中朱元璋那段用的就是朱元璋看心理医生的桥段。而洪秀全那段也是特别有意思,说他当年没弄太监是因为当皇帝有点仓促,还没掌握阉割的技巧,之前试了几千个都失败了。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莽和杨广,这两位的当今形象与历史实际有很大出入,不知什么缘故,对他们存在误解或者说是认识不全面,作为一个治理者,这两位是有抱负的,也是十分超前的。王莽就像是庆余年中的范闲,是穿越到那个时候的天才。

围绕天下的故事太多太多,不过简单说就是两件事,打天下和坐天下。无论是主动成为皇帝,还是被动的被成为皇帝,一旦成为皇帝其实就没有了退路。凡是准备拥有天下者便不择手段,则用最极端的手段来追求这至高无尚的权力。当拥有了天下之后,拥有者便想如何一直拥有、守住这天下。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皇帝们或许都兢兢业业的想坐稳天下,但未必结果就是好的。有的是在青年少年时期就是形成了性格缺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约束,有的雄心勃勃但又过犹不及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坐天下不管有多累多苦,天下人还是乐此不疲的去争做“皇帝”,到头来还是源于普天之下的权力。

分析历代皇帝的得失,是个捷径。有益于我们在中国社会结构中更好的存活,因为我们生活在大小不同、一层套一层的“天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