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龙椅》读后感

坐着就是主角

坐在龙椅上的,肯定是皇帝或是具有相当权力的人。坐到这把椅子上,自然就成为了主角中的主角。能坐上龙椅的,几千年里也就几百人。历史上,有些人靠实力把前一个拉下来自己坐上去,有些人不择手段终于坐上,有些人想坐却始终坐不上,但有些人莫名其妙坐上去,还有些人虽然坐着却只是扯了线的木偶。

《坐龙椅》此书讲了明清二十几个皇帝的故事,也包括了掌握实权的慈禧。两册看完,相当于过了一遍明清600年国家主角和主要配角间的历史。书写的更文学些,相比于历史性而言,所以当故事看的可读性没有问题。经历过很多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人物及其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固然更大的感觉是听说书,不求有太多新的收获,但也可能有些火花闪烁。

两噼啪的火花。

最关键是一把手

在国家层面来讲,皇帝最大,坐的是龙椅。假如把龙椅看做就是把椅子,往下放放,其实是存在的。在科层制下,每个层次的每个单元,实际都有一把类似龙椅的椅子,向征着全力,最在这些椅子上的人,我们通常叫他们一把手。

一把手是权力顶峰。在其所在的科层单元里具有至高的权力,及时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下,民主下的一把手也同样是权力顶峰。因此,一把手是资源、信息的汇聚点,是应该最后拍板的人,一把手是最关键的,是让火车跑得快的车头。

一把手的水平代表了一个组织的水平。所以一个组织好不好说到底就看一把手。透过皇帝们的例子,国家的一把手们性格、爱好等特征不尽相同,不同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好的皇帝或者不好的皇帝,但某些关键性格显然决定了他们治理国家的结局,包括了关键的好性格可能掩盖其他方面的不足带来好的治理,关键的坏性格又冲击了很多好的品格带来的不好的结局。说到底,无论哪种性格的人,有些品质是一把手必须具备一二的,而有些缺陷是一个都不能有的。比如可以有的是朱元璋的果敢、朱棣的善谋、乾隆的自信、雍正的勤勉,不能有的是道光的小气、崇祯的小心眼、万历的不负责。

实不配名成坏事

有些一把手,如光绪,实际不在做一把手的事情,尽管他坐在那个位置上。这当然由不得他,因为有个幕后一把手比他还厉害。他这是一种实不配名的表现。光绪被软禁的瀛台,慈禧在治理国家。这种情况下,只有实际掌权的德能都在线,难受的只是名义坐龙椅的人,并不影响整体大局。糟糕的事另一种实不配名的情况。

过去皇帝是继承的,当老皇帝的选择比较多的时候,无论是他自己选出来的,还是儿子们都出来的,最终坐上龙椅的新人肯定是有能力的。其德能绝大多数可以适配上皇帝的称号。康熙、乾隆是选出来的,都还行。朱棣、雍正、皇太极,这几位有点故事,自己想尽办法上位,能力都是有的。除此以外的情况,当选择目标不太多的时候,很可能就会选了个不适配的。有的德不行,比如万历不理朝政,朱由校只爱木工,有的能不行,比如道光胡乱节俭、宣统年纪太小。这时的实不配名,结果往往就糟糕了。

因此,哪个层次的一把手都是其所在单元的关键,都应当尽可能的人岗适配。哪怕是个科长、乡长,对于这个科、乡和科、乡里的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哪怕是优秀的人。放在一把手位置上的人,就得发扬其优点和能力,避开、弥补或中和其缺点,趋向名与实的一致。实不配名一旦明显,大概就要出问题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