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钱从何来?

邹轶君

摘要

高校办学,需要资金。大多数高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科研收入,而占小份额的“其他”收入可能会影响高校未来的发展。当前,高校存在着“双一流”建设下的大发展与财政在高等教育投入增速放缓的矛盾,办学资金不足的情况逐渐显现。一方面,高校为了发展,需要在人员和固定资产方面继续扩大投入,另一方面,高校在造血能力十分有限。校友回馈和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值得关注“潜力来源”。高校应当重视经济建设,在办好主业提高水平的基础上,找准合理的自我定位,做好供需的控制,同时也关注校内校外的两个经济循环。

高校办学,不能没有钱。钱从哪里来?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回顾下高校的主要功能: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国际合作。高校的经济活动实际很多,尤其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现在,高校参与市场的程度比原来高出很多。基于高校在人数上的规模,其经济活动的广度、深度、宽度都是可观的。不过,高校做的所有事情最终都可归集到以上五项中,无论是收钱的还是花钱的事情。

高校的主要收入中占比最大的应该是财政拨款。财政拨款中最大份额的是生均拨款。教育主管部门按照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标准,学生越多,拨款额度越大。所以,有段时间,高校收入的增长靠的是扩招,但在承载量到限后就靠不上数量增长了。8、9年前,教育部提高过一次生均拨款标准,那年高校的收入规模普遍增长了。除了生均拨款,其他的财政拨款一般表现为专项经费,这基本对照现在财政预算中基本与项目的设置。多样的财政专项经费,也有赖于国家和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向对应的财政部门规划蓝图,阐述某些事项或领域的重要意义,从而申请获得。

第二个重要收入来源是学费。同样是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但这方面学生范围更大些,除了学历学位教育的学生,还有接受培训的学生。这里既有人才培养、也涉及服务社会。属于服务社会的,学费定价自由些,政府部门不过多限制,只要符合市场规矩即可。除此以外的学费,基本都有政府限价。目前本科5500、6000的标准已经执行了20多年。限价有很多历史成因,上世纪90年代有关教育成本分担的研究涉及学费定价的讨论。不过,因为环境已不同,这种限制可能慢慢会被打破。比较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国家教育高投入的可持续性与高校有市场的结合程度。预计未来逐步得在分类型、分阶段的由高校自主定价(民办高校一直就是自主定价的),高校在此方面扩大收入规模。

第三个重要收入来源应该是科研。这是个近年来井喷的来源。我们经常能看到高校会宣传自己的科研经费比过去增长了多少,如果相比科技经费预算在国家预算中8%的占比,以及百分之好几十的增长率,高比率的增长难道不是应有的么?达不到平均数,对于处于前列的研究型大学实际就是落后了。相比于财政拨款和学费对于高校可自由支配的属性,科研经费收入对于高校来讲,如果没有后续的成果转化,那么在纯粹经济角度就是没有收益的。因为,除了很小比例的管理费以外,所有的科研经费最终会被统统划掉,变成科研成果。至于钱怎么变成成果的?多少变成了真的成果?多少真的变成了成果?都是很复杂的问题。不多的管理费对于高校来讲,并不能弥补在科研管理中付出的人力、物资、能源、财务等成本。换句话说,如果管理费收的不够高,高校可能是要为科学研究的业务贴钱的,需要从财政拨款、学费收入中弥补不足。

对于大多数的高校而言,80%以上的收入就是以上三方面,其他还有投资收益、租赁收入、经营收入、捐赠、利息收入等。高校的水平、层次高低,其实就在这“其他”里了。

很多人说,不能光从钱的角度来衡量。那用什么来衡量呢?不管用什么样价值模型来度量,最终的结果是个数值,都是越高越好。而无论这个值背后的意义是什么,相信没有一个能比货币来得更直接、更现实的。因为高校办学,没有钱不行。没有钱,引不来人才;没有钱,不能改善办学条件;没有钱,也涨不了工资;没有钱,……

高校的支出大头包括薪酬、盖楼、维修、信息化、课程与教材等。合计起来看,主要是人员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的规模最大,而这两方面与前述来源的影响因素毫无关系。所以,钱从哪里来呢?

另找来源才能长续发展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培养人才是第一主业,学生是高校最宝贵的财富。学生对母校的回报是有温度的,也是看得见的。或许回报的目的是多元的,但终归有一条是对母校的情感,而情感的建立又绝不会是利益驱动的。学生爱自己的母校离不开母校对TA成长的影响,对其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关注、关怀。高校自身的优秀和高水平本就是学生的好榜样。许多优秀的高校,都有来自于所培养学生的巨额回报,包括直接捐赠、合作办学、科技成果转化……这几年,超亿元的校友捐赠新闻频频出现,前段时间北大获得中公集团10亿的捐赠更是创了记录。学校培养学生,学生反馈学校,这样就把圆给画上了,循环了起来,螺旋上升了。捐赠也不止于校友,一个高水平的大学,办学理念受人尊崇,办学水平受人敬佩,办学成果受人肯定,自有四面八方有共同认同的组织和个人产生共鸣。这方面的例子也是不计其数。归其根,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

接上段的结尾,科技成果转化或许成为未来高校办学资金的重要来源。现有政策下,高校不可直接搞经营,高校企业改制正在进行中,最终高校会留下几个直接投资且完全控股的资产公司。当科技成果转化被提高到无比重要的现在,高校消耗大量科研经费形成的成果如果转化不出去就是彻彻底底的浪费的。目前在科研成果的全流程链条中,高校处于基础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个阶段基础成果多,最终转化成功的又特别小,这就造成了当前“科研漏斗”的现状。相信会有更多的成果得到转化,从全社会宏观层面上讲,只要转化就是好的,但高校是否可以从转化的过程中有所资金上的收获呢?历史上,高校办公司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中大多数都是科研人员个人身份进入了市场,而高校层面的参与与收益都极少。做的好的,通过控股的资产公司,高校获得了很大的投资汇报,补充办学投入。高校控股的资产或投资公司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并入股转化企业,再通过投资分红形式反馈给高校本级,这种做法在国外的优秀高校是常见且有效的,也是我们的高校获取更多办学资金的最有潜力的来源。

作为一个财务管理者,平时更多的人与我聊的是怎么花钱,而谈挣钱的人,谈挣钱的事都凤毛菱角。即便有,也未必出于学校收益的目标。目前我们正在面临一个矛盾,就是“双一流”建设下的大发展与财政在高等教育投入增速放缓的矛盾。要花钱的地方多,要花钱的规模大,但最依赖的财政拨款已经落后与需求,支出的需求与资金的供给已经产生了失衡。一味消耗,终有枯竭。如果我们不尽快掉调整方向,过几年办学可能都要办黄了。听说有些高水平高校货币资金已经低于了9位数,这是相当可怕的。

那么,如何让这些钱来呢?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系统性程度高。结合当前的形势,提几点建议。

办好主业。五大职能表面上看就是花钱的,但这些主业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也能给高校资金上的高收益。人才培养好了,都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绩,终有能力回馈学校;对学生关注、关心、关怀,影响改变其人生,学生就愿意持着感恩的心报答母校;科研做好了,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转化再上轨道,高校就能获得收益;服务社会做的好,利用好高校的资源向社会输出知识,可以收取匹配的费用;国际合作和文化传承做的好,虽不能直接影响资金,但通过间接的影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又能能促进以上几方面的水平。

找对定位。管理上找好标杆很有用,但都拿清华北大当标杆,对标其建设水平,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讲就不自量力了。即便把兜掏干净也无济于事。刚才也谈到,能挣钱是系统而复杂的事情,必定是与治理水平和能力相匹配的。如果治理能力没上而大把投入,浪费的几率比较大。想快速发展的愿望毋庸置疑,但不是高目标、舍得投入花大钱就能解决的。

供需双控。说大概就是开源节流的意思。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钱还是该花的,花对地方投入成本,才有发展的可能。富有成长性的组织,一般都能且会负债运行。这是好事,但鉴于大多高校并没有培育吃出挣钱的能力,借了钱还要政府还,所以10多年教育部就严控起高校举债。能花的钱少了,那就少花点,更重要的还是找更多的渠道多挣点。上面提到的几个有潜力的地方,校友捐赠、成果转化,值得挖掘。关键在这控字上,得发挥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目标是供需的动态平衡。

两个循环。国家谈双循环,高校也应该讲这个。高校的外循环是要保持开放的姿态参与市场经济,并提高本领,这点是比较明确的。内循环也是重要的方面。高校内部体系比较复杂,规模也比较大,其内部完全可以看作为一个经济生态,类比一个小型城市。内循环搞的好,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的经济活力。高校不同人群,不同经济活动,在讲究与外部建立联系同时,也应当关注内部的流动性。大多数高校内循环的点不多,这方面值得挖掘。

总之,办好一所大学需要资金。不必羞涩避而不谈挣钱之事,更应积极面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高校也应把经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但当前还欠缺不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