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引发不同影响

我们都是决策者,差别只在决策的性质和范围。决策者有共同点,就是决策对不同的人产生者不同的影响。

扮演的角色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从而思维方式也不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挪一挪屁股,决策或许就大相径庭。

面对自己的事情,我们大胆的成为决策者;作为组织的要员,我们勇敢的承担决策的风险和责任;我们大多数人面对政府决策,大概都是决策内容的影响者。一个决策通常会辐射到较大的范围,但由于各方利益需求有差别,决策本身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于是一方面总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也总会有对抗这些声音的声音。这个现在在政府的行政命令、出台政策方面便很常见。

通常,决策者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和其他利益的平衡。作为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尽可能的满足自身利益,达到既定目标,不可避免的需要额外考虑权衡各方利益、可接受性和情感。由于我们生活在世,作为社会人,我们的行动不可能只影响自己。对于其他会被影响的若干人或人群,可能是有利的,也有可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不利的,或者不被理解的那些人,决策者或许要付出许多精力用于协调于沟通。统筹兼顾,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决策者不是一个人,两个甚至更多(称之为决策团),团内的成员未必能很容易的形成一致意见,这样团内的争、吵、妥协便发生着。不过,斗争只能存在于决策形成之前,再激烈的争吵也仅限于屋子内,一旦推开房门,该妥协的妥协,该让步的让步,目标一致,对外的只有一个声音。

在一个统一目标的基础上,所有的参与决策者,即使是原本持保留意见,甚至反对意见的人,也应当义不容辞的将自己放到说服外围异议观念角色上,努力维护决策集体的思想结晶。

在这点思考的基础上,我在家里立了个规矩:家庭大事,必须全票通过方可执行;未有一致意见,先讨论,直到有一方向另一方妥协(孩子在未成年阶段无表决权);在形成一致意见后,如遇外来异议,团结应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