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水管里的水又跑出来了

文章目录[隐藏]

昨天早上赶着最后一分钟上班打卡,却被办公室门口豁开的沟拦住了车的去路。停在较远处浪费的时间导致了迟到。这里也不是说打卡的事情,所以言归正传。

问刨沟的兄弟,说是地下的供暖水管又跑水了。注意我用了个“又”,其实我太应该用个“再”。

这次听说的是一天跑200吨,好几天了。按行政事业用水每吨5.4元算,一天1000多水费。听起来,钱数倒还不大,可水它也是宝贵的啊。最让人费解的事情是:为什么总是跑水?修缮完毕还不到1年时间。

去年供暖管网改造,刚修完试水,跑水。

12月大冬天正需要热气儿的时候,跑水。

新一年供热前试水,又跑水。

不禁想问,是谁让这水总跑出来的?这个问题慢慢找答案。

又想问,是谁家的管子都爱跑水么?

这个问题容易回答,肯定是否定的。

中南海里的水管肯定不会跑水;

工信部大院里的水管肯定不会跑水;

总政治部院里的水管肯定不会跑水;

北京四中校园的水管肯定不会跑水;

怎么西土城路10号内的水管总是出状况呢?

来分析分析这件事情各个流程里的环节。

起头便是群众有供热需求,于是建了供暖管网;供暖管网出了状况就需要修缮;一个单位的决策层根据群众需求做出进行修缮的决策;有一个部门被授权组织修缮的适宜;某个施工方不管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浮出水面;开展施工并监理;完工并使用。事情大体是这个个流程,不过像跑水这样的事情会让流程还有后续故事。

到决策和授权的步骤应该都是没问题的,所以问题就出在后面两步。现在的社会环境大家都清楚,假的、不负责任的商家不少,他们的错误行径在一个政治文化比较浓郁,历史沉淀比较深,小农思想盛行的国度来说,很大的问题来源于监管不到位。比方说奶里掺三聚氰胺,肉里放嫩肉粉,毒大米、毒馒头等等事件,基本源自于监管不到位,但又不能把事情完全放之于市场自由而非得还要监管。

在咱们的社会里,不管什么时代,政治化的标签是永远去不掉的,这是民族血统。不管是不是改了制,是不是企业化,是不是走市场,在哪都能闻到行政的闻到。所以,认清形势,好好的因地制宜,把行政发扬光大,做到极致才是上策。

这个监管谁来做。社会上的问题很清楚都应当是政府部门来做。但一方面有蛀虫在,监管变的假了;另一方面使命感、责任感不强,监管变的弱了。按博弈的论调,你监管的这么孱弱,作为商家的人自然就强势些。弄点假的、次的,监管不到位发现不了,即使被发现里,搞点手段也过得去,再不行了,也不过就不疼不痒的罚点钱。

一级地方组织里,这个监管谁来做,其实也很清楚。有的组织里,这个做的好,看着组织就很协调顺畅;有的组织里,这个做的不好,组织看起来就千疮百孔。回到供暖管网的事情,一定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商家就被放任自由了,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花了几千万银两,不会连一根管子都没换吧?没人管他们,换不换谁知道?

偶然情况有必然的原因。该管事的去管了屁,被管的人自然就随地拉屎了。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是谁让这水总跑出来的?答案清楚不过。赖不得施工,只能责监管。各自立场不同,商家站对了自己的立场,不管这是不是合理,但该监管的人绝对没有站对自己的立场。当责任感缺失,使命感没了的时候,糟糕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当初没换想换的时候,有这么几个要素是去支持决策的。

第一、旧管子腐蚀总有漏点,经常跑水,要换。

第二、旧管子的换热效能不高,供热不经济,要换。

完工后我们所能看到的是,该跑的水还在跑,想省的钱没有省。如此,那这几千万的投资又何必发生?不管花多少钱干一个事情,我们本应当关注的是效益,而不是投入本身。可我们干的事情通常都是干干的一件事,很孤立。干完了事,也没有后续的评价。是不是放过来也在惯养着那些不负责人的监管者。

这钱花得蹊跷。

灵性学的一个观点我一直认同,认为宇宙有生命在于宇宙有意识。那没有意识的事物可不就不可为宇宙中的生命。

抽些时间,我想研究下改造的效益,想看看结果,想揭露揭露问题。

今天上班,沟还豁着,水还漏着。我太不是一个愤青了,但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年发生好几回,不表达点意见就是我没责任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