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区块链》读后感

为脱离监管而来

当年互联网问世之初同样也是以去中心化为初衷的,和区块链一样。起初,人们认为代码规则最终会统治互联网。有了代码,人们就可以执行自己的规则体系,并借助一个游离于任何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技术结构来强制执行。只不过几十年的进程中,世界并没有向着自由奔放的方向发展下去。创新往往都来自于年轻、奔放、有追求的心,这些心往往不希望有束缚,想法设法期望脱离监管,就像青春期的青少年,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都是以此为起点。科技发展带来的信息技术进步,再结合“脱离监管”的起点,就有了互联网,就有了区块链。所谓的去中心化,讲白了就是不要监管要自由,个体说了算。

区块链的另一个特点是共识信任机制。通俗的讲就是个体和个体间彼此有共识,不再需要统一的规则和制度。想参与就参与共识,不想参与就不参与,不用被迫接受。这可能是来源于人与人的不信任。原来被信任的人,如权威、领导、政府、中介,做的一些事情,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或者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不可信任。不信任权威、不信任中介、不信任平台。既然无论换谁都不可信,有人就想到何不换成代码和机器的合体来处理所有的事情。机器通过代码执行规则,不可更改,这样就没有人作弊了。机器成为了代表人、代理人,代码就成了法律。

如果说平衡是处世之道,那么人的长项是在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平衡之道,区块链技术会不会?估计现在还不会。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下,说好了往哪发射一枚导弹,那么必须击中目标或者导弹被拦截才能终结此“任务”。一路黑到底,中途不能回头。为什么存在那么多的革命?为什么改革是永久的话题?是因为各种事情的运转环境一直都在动态变化,没有一条规则会成为永久不变的真理,只能是不断的修正规则和处世之道。那么基于区块链的平衡术需要在一开始就确定。可这是何等的困难。可想,问题会层出不穷,世界可能会乱套。

不可能没有监管

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多少体现了点侠客精神。追求自由奔放本身没问题,这本就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不说是正道,也至少不是歪门邪道。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体系,存世的规则中没有能覆盖到它的,而社会的运转又需要规则。即便区块链有自己的规则,但在“初生”时段,这些依然由人来写出来的规则尚不健全,于是就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急于绕过政府和规则,利用区块链钻空子、做坏事。2009年比特币问世后,人们发现其背后的区块链是革命性的技术,之后的几年,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区块链应用,但是,发生风险与问题也不少,比如周知的DAO事件。当然,大家对区块链给予厚望,也不希望区块链成为受污染的技术。

区块链当然不能成为法外之地,无论是在其还不成熟的时候,还是在未来可能完全替换现有社会规则系统的时候,都少不了施以监管。作为一个当前的新生事物,我们考虑的问题是它现在游离在外了,几十年、几百年的法律、社会规则、伦理、市场对它都用不上,就得考虑建立一种符合区块链技术特点的监管机制,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现在就是这个阶段,区块链应用应该不只是替换掉一个步骤、一个环节,应该是对一整套流程的更替。那么问题就来了,使用它就需要特别完整的信息,如果某个环节的信息不完整,就会削弱整体系统的作用,甚至出现漏洞,造成风险,可能效果还不如不用。既然不能阻挡区块链的出现与发展,可能原有成熟的社会关系中的所有可能想到的地方,所有的环节与要素,在应用区块链技术后都需要考虑建立监管机制。

历史证明,至今可能还没出现过“完全自治”的社会形态。未来是否存在?以史为鉴的话,大概也很难出现。谁又能说历史上不曾出现过在当时历史环境下的“区块链”技术呢?即便存在区块链技术,能体现去中心化、防篡改,但如今在起到监管作用的法律、代码、市场、社会规范将如何呢?这些手段背后的规则制定者又将何去何从?尽快挑战不小,但制定规则的人不大会主动放弃制定监管规则,而更可能的是制定规则的人用最快的速度适应,并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制定监管规则。不是人变成了机器,只是人变得隐藏在机器背后,以代码为武器,用“代码”解决“代码”的问题。无论是不是甲变成了乙,还是乙变成了丙,解决问题的终归还是人。既然还是人的社会,那几千年的社会规则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以上是感想,书本身还不错,值得一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