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

历史故事讲得好,走遍天下都能聊。

即使不去研究历史,我们也应当多看一些历史典故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评论。本书一部关于鸦片战争的书,作者全面系统的回顾了1840年前后几年的历史,并做了深入都让分析评价。这不是一个王朝更替的年份,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天朝的崩掉是中国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尽管都叫天朝上国,但是1840年之前的中国和1840年之后的中国那是完全两样的。灾难水深火热的起点,可能就是这一年,就是这一场鸦片战争。

苦难何时发生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它必定会发生,只是历史选择了1840而已。先被谁攻破也无所谓,只是历史选择了昂格鲁萨克逊人。把历史当成故事看,最重要的就是人物了。清朝一方若干人和英国一方若干人,把他们用几个重要的事件联系起来,这段历史就基本清楚了。从中,能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历史大趋势不变,但其微观走向与这些人的性格特点息息相关。此年代该登场的人物在这本书里悉数登场 ,无论是熟悉的还是听起来有点陌生的,他们共同编织起了这个年代的特别故事。

清朝从皇帝到大臣将领,对于他们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放过去,这还是个大世界,因为过去的中国差不多就是世界,但是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此消彼长,中国成了世界的一小部分。大世界已经变成了小世界,清朝对更广阔的世界毫无所知,于是在仗都打起来之后,总兵才知道英国人船上的火炮竟能够发射的如此之远,远到了完全超乎了自己的想象。船坚炮利,尽是如此的坚,如此的利。箭已离弦,这时候已经不知道仗怎么打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办法打。每次战役之后,英国人的伤亡都是个位数,而清兵的伤亡数量都是几百倍之遥。门关起来,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自我欣赏没落富贵的身姿,两耳不闻窗外事,远离的不但是对外面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远离了对自己更清晰的认识,而后就只能看见一个个长得高、力量足的身影从身后超越上来。

经济决定命运,对经济的强烈愿望使得英国人表现出一种更为积极激进的状态,而相比之下自觉安稳的状态,即使摩擦起来后,还有点大而不倒的十足底气,这就造成了攻守的不平衡。本身攻守可以平衡,不过双方的状态并不能支持平衡。守方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即便其中有少数有抗击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又形成不了一致性,凝不成合力。相反,攻方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目标十分一致,力量非常集中,借助其在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后发优势,很轻易的就以摧枯拉朽的势头取得了胜利。有个对比,璞鼎查在接任之后,从英国到达中国跨越大洋只花了80天的时间,这既是在地理、科技上的优势体现,也是强烈意志的表达。那个时候林则徐从北京到达广州需要花60天的时间,而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其他要随身带着大批随从的官僚一天只走几十里地,同样的距离可能需要超过三个月的时间。显然,他们没有什么驱动力。

无论是打仗,还是创业,或者是干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是多人共同,一定需要纵向、横向、全方位的目标一致,同仇敌忾。一帮人思想统一干一件事才会有滚烫的感觉。纵使道光皇帝想要保住家业、国业,要把英国人赶出国门外,但到了几千里外的广州,他的臣子们并不与他一条心,有的磨蹭观望,有的甚至在接到开打的指令后,和英国人私下达成了你不出兵我也不出兵的默契,阳奉阴违。

天朝就这么崩溃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